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

2024-10-03 我的网站-李白 http://t.guoxueren.com

    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: 乾元二年(759)三月,唐肃宗因天旱大赦,太白在赦列,初夏由江陵到达江夏(今武汉市之武昌)。后来在黄鹤楼得遇乡人蜀僧晏,晏正准备到长安去。诗人也有东山再起之意,求人荐引,还没有结果,因此写了这首带有倾慕、企盼心情的诗为僧晏送别。全诗七言十六句,以峨眉山月贯穿始终。因为峨眉山月还是他和僧晏联系的纽带,也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。可与早期《峨眉山月歌》相参。中京,即指长安。史载,至德二载十二月(757),肃宗改成都为南京,凤翔为西京,长安为中京,上元二年(761)仍以长安为西京。可见此诗写于至德二载与上元二年之间。前四句回忆作者初出峡时所见之峨眉山月,因“与人万里长相随”而感到亲切难忘,山月随人归”(《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》)是他喜欢描写的意境。接着四句写作者在名胜之地黄鹤楼与僧晏相见,而僧晏是路过江夏要到长安去。太白曾多次在黄鹤楼送别,因此他的感触也特别多。“长安大道横九天”以下四句写长安佛道之盛,当然是想象之辞,对于那里的情况诗人是熟悉不过的。黄金狮子指高僧,他们正高踞佛座说法讲经,僧晏去长安听经受法,是可以大受教益的。白玉麈(zhu主)尾,是高级的拂尘。重玄,即《老子》的“玄而又玄”。此句意为僧晏去长安还可以与别人高谈玄理。最后四句将自己与僧晏对比,为自己滞留吴越(指长江中下游一带,包括江夏)感到无奈,羡慕僧晏能去长安,希望他能名满京都。僧晏是蜀僧,不可能永远在长安,他还要回到蜀中的寺院去,故以“归时还弄峨眉月”作结。诗写得一气呵成,如同行云流水。宋严羽说:“是歌当识其主伴变幻之法。题立峨眉作主,而以巴东、三峡、沧海、黄鹤楼、长安陌、秦川、吴越伴之,帝都又是主中主。题用月作主,而以风云作伴,我与君又是主中主。回环散见,映带生辉,真有月映千江之妙,非拟议所能学。”对于本诗的构思和章法分析得很精彩。

今日更新
今日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