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山月
关山月 : 本为乐府旧题,属《横吹曲辞》。太白善写边塞,此为名篇之一。共十二句,四句为一层次。前四句点明诗题,月照天山,风度玉关,关、山、月三字就全了。天山,在今甘肃青海间,即祁连山。玉门关,在甘肃敦煌县西北。意境浑然一体,前人认为“气盖一世”,写得闲雅浑厚。中间四句回顾古代边关战斗,从“关”字想开去,连接极自然。据《汉书·匈奴传》,匈奴冒顿单于曾围困汉高祖刘邦于白登(今山西大同市东北,山名)七日,后因为设法贿赂阏氏,匈奴才解兵去。这里借汉喻唐,如今胡(吐蕃)又来窥我青海湾矣。从来(由来)征战之地,都是牺牲极大的,因此难有归来之人,这就预示了后面戍客和思妇共同的苦闷。写法上,前四句是描写景象,中间四句是叙事和议论,后四句转入写人,戍客(战士)和思妇各两句:荒凉的“边色”,戍客思归而不得,因而愁眉苦脸;而闺中高楼的思妇,也连连叹息于此夜,意味着他们双方虽万里之隔,其望团聚之心则一,倾注了诗人对长期战争造成夫妻不能会面悲剧的同情。吴兢《乐府古题要解》云:“关山月,伤离别也”,李诗归结的题旨亦正在此。唐代与吐蕃的矛盾是很尖锐的,曾发生了多次的战争,诗人的描写有强烈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