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沫若
郭沫若 : (1892—1978)原名郭开贞,号尚武,四川乐山人。生前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,全国政协副主席,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,中国科学院院长,全国文联主席等职。1923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,弃医回国,专门从事文学活动。1924年提出“革命文学”的主张。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,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,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。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,任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。起义失败后,被迫流亡日本十年,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与甲骨文、金文的研究,卓有建树。抗战回国,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,后至重庆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,创作一系列历史剧,影响巨大。1944年发表《甲申三百年祭》。1951年曾获“加强国际和平”斯大林国际奖。一生著述极多,丰富了世界文库。197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李白与杜甫》,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