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太白全集
李太白全集 : 又称《李太白文集辑注》、《李太白诗集注》。清王琦辑注。是书成于乾隆二十三年(1758),共三十六卷。前二十五卷赋与诗略依萧本次第,唯删去分类标目及诗题下所注作者游踪;后四卷杂文略依郭云鹏本为次第,以缪曰芑本参订,并加注释。又采他书所录逸篇,汇为《拾遗》一卷,以合三十卷之数。复以各家序志碑传、赠答诗文、后人题咏、评语丛说、自撰年谱、逸事外纪编为《附录》六卷。王琦谓前此杨齐贤、萧士赟、胡震亨三家注李白诗未能尽善,遂“数十年专心致志”(齐召南《序》),重注李集。“芟柞繁芜,补增阙略,析疑匡谬,频有更定。至于郡国州县之沿革,山川泉石之名胜,亭台宫寺之创建,鸟兽草木之名状,尤加详考。”(王琦《自序》)。其注“详引博据,考索综核”(赵信《序》),“持论平正,其辑三家,去短从长,援引本本原原,斟酌至慎”(齐召南《序》),“足以发太白难显之情,而抉三家未窥之妙”(杭世骏《序》)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采摭颇富,不免微伤于芜杂。然捃拾残剩,时亦寸有所长”。前人注李者,以此为最善,翻刻流传最广。有清乾隆宝笏楼刻三十二卷本(末二卷为附录),又有乾隆二十五年(1760)宝笏楼增刻本,乾隆二十四年(1759)聚锦堂刻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,清聚文堂刻本,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扫叶山房石印本,《四部备要》本,《国学基本丛书》本,《万有文库》本,1936年世界书局本,1977年中华书局标点排印本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