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白楼与李白祠(采石矶)

2024-10-08 我的网站-李白 http://t.guoxueren.com

    太白楼与李白祠(采石矶) : 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南5公里的采石矶上,大江之浒。楼前祠后,为合璧之制,总称“唐李公青莲祠”。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组纪念伟大诗人李白的古建筑群。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李白卒于当涂,初葬龙山,后迁青山。然采石唐时亦有李白墓。白居易《李白墓》诗云:“采石江边李白坟,绕田无限草连云。”说明当时只有坟墓。南宋初,墓前始有李白祠。明正统五年(1440),工部右侍郎周忱因李白曾经吟咏过的当涂化城寺内清风亭倾废已久,欲择胜地重创。采石广济寺僧修惠承其意于大江之浒营建,同时在清风亭前建谪仙楼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),谪仙楼因“游人弗戒,点烟落火,火忽焚楼”。顺治十七年(1660)七月,太平知府胡季瀛“从灰烬瓦砾中寻仙楼故迹,慨然兴复”,至康熙元年(1662)落成。诗人周亮工书额易名“太白楼”。同时,鉴于江边李白墓前的李白祠将要倾圯,便在太白楼后重建,使太白楼与李白祠成合璧之制。此后,于康熙三十六年(1697)、雍正八年(1730)和嘉庆二十三(1818),曾对太白楼与李白祠进行大修,至咸丰四年(1854)秋,悉为清兵在征战太平天国军中烧毁。光绪元年(1875),清兵部尚书彭玉麟捐俸重建太白楼,李鸿章捐俸建李白祠并塑李白像,光绪三年落成。此后,太白楼与李白祠虽经1935年、1956年、1978年和1989年4次维修,却一仍光绪元年之制,“引天门而挹青山,枕长江以控二水,群峰耸翠,万派朝宗,遂与岳阳、黄鹤、滕王诸名胜争奇宇内。”太白楼高18米,宽17米,共3层。其建筑为我国传统式样,重阁飞檐,镶以金色剪边,歇山屋面上铺以黄色琉璃瓦和鸱吻走兽脊饰,筒瓦滴水。檐下横置郭沫若书写的“太白楼”匾额,底层两侧各有庑间和庭院。李白祠共8楹,依山而筑,檐下有彭玉麟所书“李白祠”匾额和清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所书“气盖天下”横额。祠前有石级与太白楼底层相通,两侧与太白楼二层庑廊相连。整个建筑栋宇轩翔,规制壮丽;名山之胜,仙魄犹存,是人们凭吊诗仙的好场所。

今日更新
今日推荐